
一、制度制定基礎:明確依據、范圍與原則?
(一)合規依據:緊扣政策要求?
以《勞動合同法》《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》《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辦法》為依據,明確“打卡數據作為工資核算、用工追溯憑證”,并符合當地住建部門要求(如數據保存≥3年、實時上傳監管平臺)。某項目在制度中規定“打卡記錄同步至省建筑工人管理平臺,無正當理由未打卡按缺勤計”,確保合規。
?
(二)適用范圍:覆蓋所有現場人員?
包括固定班組工人、臨時用工、管理人員、外來人員(監理、檢查人員需登記打卡),避免部分人員游離制度外。某項目曾未將臨時用工納入,出現虛報工時,補充制度后糾紛減少。?
(三)核心原則:公平、透明、便捷?
- 公平原則:全員統一打卡標準,無特殊豁免;?
- 透明原則:提前告知打卡規則、異常處理及公示方式,工人可查個人記錄;?
- 便捷原則:按作業分散特點設打卡點,選用人臉識別、定位打卡等方式,減少工人往返。?
二、打卡流程規范:從“打卡前”到“打卡后”全環節設計?
(一)打卡前:人員信息登記與設備準備?
- 人員信息登記:新工人24小時內完成身份錄入(身份證、人臉采集),領考勤賬號;臨時用工登記信息后領臨時打卡碼。魯班長系統支持掃碼登記,新工人5分鐘內可完成。?
- 打卡設備布設:?
- 封閉式工地:主入口設固定人臉識別閘機;?
- 開放式工地:按作業段設移動終端或用APP定位打卡(電子圍欄內有效);?
- 高風險區域:設二次打卡點,記錄進出時間。?
某公路項目沿20公里施工段設5個移動打卡點,打卡效率提升80%。?
(二)打卡中:明確時間、方式與禁忌?
- 打卡時間規定:?
- 日常:上班窗口期(6:30-8:00)、下班窗口期(17:00-18:30),超時需說明理由;?
- 加班:提前申請獲批后,打卡才有效;?
- 換班:輪班工人換班時打卡,避免班次重疊。?
- 打卡方式選擇:?
- 人臉識別:適合固定人員,定期更新人臉信息;?
- IC卡:適合臨時用工,丟失需立即掛失;?
- 定位打卡:適合分散作業,精度≤10米防遠程打卡。?
- 打卡禁忌:嚴禁代打、虛假打卡,首次警告,二次扣當日工資,三次開除。某項目通過人臉識別+監控,抓獲12起代打行為,有效遏制違規。?
(三)打卡后:考勤統計與結果公示?
- 統計周期:按月(1日-月末)統計,系統自動生成個人報表(含正常/加班工時、缺勤、異常記錄);?
- 異常核實:3日內由班組長核實未打卡、遲到等原因,提交證明后調整結果;?
- 結果公示:每月5日前在公告欄、微信群公示,期3天,異議可復核。某項目公示后,工人疑問從每月30條減至5條。
三、異常打卡處理機制:兼顧合規與人性化?
(一)常見異常場景及處理方式?
- 設備故障未打卡:項目部出故障證明,工人交作業記錄,按正常出勤計;每日檢查設備,備移動終端應急。?
- 極端天氣遲到:暴雨、暴雪延長打卡窗口期(如至9:00)或按正常出勤,提前通知調整方案。?
- 應急任務漏打卡:24小時內由負責人交任務說明,經項目經理審批后補錄。?
(二)異議處理流程?
遵循“三級復核”:?
- 一級:向班組長提申請,1日內核實;?
- 二級:不滿結果向考勤管理員申請,2日內調查;?
- 三級:仍異議向工會或上級申訴,5日內出結論。
某項目工人因漏打卡未核實提異議,經復核確認參與應急搶險,補錄正常出勤。?
四、制度執行監督:確保落地不打折扣?
(一)全員培訓?
新工人進場開展1小時培訓,講流程、異常處理、處罰;每月重申制度,針對問題強調。某項目培訓后,工人知曉率從60%升至98%,違規打卡降50%。?
(二)技術監控?
打卡點裝視頻監控抓拍代打;系統設異常預警(如同一IP多次打卡),推送給管理員。某項目通過監控發現3人輪流代打,處罰后代打基本杜絕。?
(三)考核掛鉤?
將執行情況納入考核:?
- 班組長:班組代打、異常未處理扣績效;?
- 管理員:統計錯誤、異議處理不及時影響評優。?
某項目通過考核,班組長重視度提升,異常處理及時率從70%升至95%。
?
工地人員現場打卡考勤管理制度的核心是“合規框架下平衡管控與人性化”。施工單位無需復雜制度,結合規模、作業特點制定簡潔可執行規則,借技術減漏洞、靠監督保落地。這套指南可作制度模板,幫快速建立高效考勤體系,減少糾紛、提效率,為工地管理打基礎。?
以上內容由AI根據關鍵詞整理生成,僅供參考,如需工地實名制考勤設備及系統,歡迎咨詢魯班長,我們為您提供專業解決方案。